第二百七十三章 地质学爱好者?_都重生了,又当消防兵了?
笔趣阁 > 都重生了,又当消防兵了? > 第二百七十三章 地质学爱好者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七十三章 地质学爱好者?

  那边在激烈争论,方淮也在脑中,迅速调集关于堰塞湖的资料。

  这个堰塞湖的危险,前世他是有所耳闻的。

  前世,地震废墟搜救持续了7天8夜,救灾持续了19天,但处理唐家山堰塞湖,却一直持续到了6月份,虽然处置妥当,成功泄洪,但大半个武警的水电部队在里面足足干了半个月,为此付出的艰辛,光从时间上,就可想而知。

  如果能在堰体开始大量蓄水前抓紧处置,代价会小得多。

  方淮听到关于此事的讨论,立马用4点军功值,兑换了关于此次堰塞湖形成的资料。

  方淮获得具体资料的一瞬间,立马大声道:

  “首长,清平堰塞湖或许有危险,但我去过北川,那里,更加容易形成危害巨大的堰塞湖!”

  话音一出,中间挂着麦穗的老领导终于看过来了。

  方淮喉头涌动,不禁有些紧张。

  他也是在赌这几位领导的脾气,万一遇到脾气不好的,今天这一瞎吼,把他拉出去打三十军棍都是轻的。

  还好,刚才不少人都听到了他救人的事迹,只是大事当前,没有开口称赞他而已。

  此时,多多少少都对他有些容忍。

  “北川?北川的围堵情况,现在我们还不是太清楚,那边路已经大半垮塌了,现在工兵还在抢修,具体考量,要等到情况确认以后再说,而且,那些也是由前线指挥部来统一指挥,我们只有权处置汉旺清平一带的灾情调度。”

  一个身着西装,戴着眼镜,类似专家的人开口道。

  他回这话,还是因为眼前这个小伙,和他有一样的看法。

  北川地处山洼,附近有连绵不绝的高山,更是靠近此次震区中心的龙门山脉,堰塞湖一旦形成,别的不说,中心的北川,映秀,是一定会遭灾的。

  但方淮抓住了这个说话的机会,快步上前,倒看着大家眼前的军事地图,利用眼力,快速寻找到了唐家山的大概位置,道:

  “这里,地处北川上游,下有湔江河道,如果发生围堵,必须立马清除,否则一旦进入主汛期,水量会快速堆积!

  还有这里,曲游镇旁边…”

  旁边的罗总和张中庭,有些惊呆地看着方淮侃侃而谈。

  说实话,这个话题,他们是没插上话的。

  在座的,都是地震专家,也有水电专家,他们消防在这里参与讨论的目的,主要是了解整个救灾的战略意图,应对乡民村民的疏散,定好先后疏散过程和救援计划而已。

  水利这个话题,和他们真的关系不大。

  方淮却一连指出了好几个可能产生危险性极高堰塞湖的地方,且一一说出了形成依据。

  前世的这一次地震,其实形成了34个堰塞湖,其中具有危险性的,就有20个,其中也包括了他们说的这个清平堰塞湖,而方淮没有只说最危险,形成灾害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,也是为了不被怀疑。

  但话题一开口,旁边的专家,却听得有些认真,时不时还会问上几个问题。

  “这个北川周围,你指的几个堰塞湖形成的位置,那是要视具体坍塌的范围而定的,你现在怎么能确定会有堰塞湖形成呢?”

  方淮摇头:“我不知道。”

  随后指着地图上的地质结构标记道:

  “但是这里,土地强度不高,地质结构差,且环山之间,低洼处极多,一旦产生堰塞湖,危害巨大!

  而且以前我来过,也听当地居民说过,这里,三十年代,就有过一场7.8级的大地震吧?

  后来形成了堰塞湖,水流崩塌,形成了严重的洪灾。

  灾情严重程度,甚至超过了地震,遭灾光死亡人口就有八千,还是因为人口稀疏的原因,当时还对汉旺九顶山附近的村民都造成了影响。

  我是个地质学爱好者,回去以后,我还在图书馆查过一些关于汉旺的资料,佐证过。

  这事,有县史可查,你们可以调阅一下相关资料!”

  周围的人听到方淮把县史都搬出来了,不由得凝重了一些。

  其实关于地震可能形成堰塞湖灾害的事,也是今天下午才列入讨论,大家对于这件事,主要还在一个中小灾害范围内考量救援计划。

  毕竟这一次地震的遭灾,已然非常可怕,相对来说,区区一个堰塞湖,还不算什么。

  此时,方淮看到将军背着手眨眼,陷入了思考,再次抬手,脸色凝重地指着唐家山的一处,放出了一句重磅炸弹:

  “其他地方,或许还好,一旦这里形成围堵,储水量要是以立方米来计算,恐怕要过亿。

  上下游水位差,低则四五十米,高则过百米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bq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ddbq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