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九章 七星北斗阵,出土了_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
笔趣阁 > 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>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七星北斗阵,出土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一十九章 七星北斗阵,出土了

  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三百一十九章七星北斗阵,出土了“看这,身着龙袍、腰系玉带、头戴琥珀冠、脖子上还挂着一串琥珀念珠……”

  总编办公室的一群编辑,围在总编江海的办公桌旁。

  江山拧着眉,狭着眼瞧着照片上干尸……脖子上的一串珠子。

  “你们再往这看,”一只手指着桌上的一张照片:“盗墓贼就是见到这,才吓得跑出去找公安的。”

  《东方都市报》的定版会开到一半时,一位肩背帆布包的男同志闯了过来。

  屁股还没坐稳,又着急站了起来。

  非得把这次出差的成果,展示给大家看。

  曾亿,年方三十,一事无成。

  就差住房一件事了。

  他是江总编为报社扩编新要来的记者。

  小伙子腿脚勤快,脑子也跟的上。

  目前为报社的外派记者,主打的就是一哪里有不平哪有他的新闻采集者。

  这一会,曾亿指着一张考古队提供的资料照片。

  照片上是棺盖打开后最初的景象。

  一具身着龙袍的干尸,扭曲着怪异的卧姿。

  “据考古队的同志们说,只要见到墓主摆出这个姿势,即便是没穿龙袍,也能断定他是皇室成员。”

  “谢谢,”曾亿接过了蔡文升递来的一杯热水:“可惜我来晚了没见到,但盗墓的见到了,给他们吓得连滚带爬跑了出去。”

  如今在内地,只要是能见到的古董都是真的。

  这会还没人造假,因为真的还卖不掉呢。

  盗墓的就更少了,即使有贼心的也是冲着金子去的。

  连玉器都不稀得看一眼,就更别提罐子了。

  断档时期,古玩没有市场。

  盗墓这一行当也跟着凋零。

  一切的一切,都在重新孵化中。

  “噫,”荣斌嫌弃的看着照片:“这姿势怎么这么别扭呀。”

  江海扒拉着桌上的照片:“这么多黄金,还穿着龙袍,这次又是掘了谁的坟了?”

  定版编辑宁花,一手一张照片:“真漂亮,这些都是娘娘们的吧。”

  “这张是凤冠,那张是凤簪,”曾记者介绍道:“南城县发现的这座墓,一个盗洞也没有,开馆就见宝……”

  1979年底,江西南城县的几个村民,相约半夜去摸坟。

  合力敲开棺盖后,被主人的高难度动作给吓住了。

  胡乱抓了一把硬货就跑。

  这一跑,就直奔派出所去了。

  他们一致决定,必须要把这一重大发现报告给政府。

  很快,JX省文物考古队,就对这座古墓展开了文物发掘工作。

  他们发现,墓室里的一王二妃三口棺木,保存的十分完好。

  除了那口被村民劈开的棺盖,其它地方均未挪动。

  棺内的随葬品一件比一件水灵。

  从龙袍到冠冕,一样比一样僭越。

  几百件黄金玉器,晃得考古队员们眼都花了。

  这件事一直拖到1980年才登报公布:发现了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明朝藩王朱翊鈏的墓。

  “再给你们看看考古队专家最称奇的宝贝,”曾亿疲惫的双眼透着亢奋:“据说这一项发现,是之前明代皇室墓葬中从没出现过的。”

  他在桌上的一堆照片里挑出一张。

  瞬间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

  “这就是……”蔡文升用力睁大双眼:“你说的宝贝?”

  曾亿点点头:“当时我也不能理解。”

  不光是他,在场的都表示不能理解。

  一张平平无奇的黄纸,怎么就成宝贝了。

  “考古队的同志是这样对我解释的,这张已经变黄的棉纸,原先被放在一只锦囊里。”曾记者道:

  “是墓中元妃李氏的贴身之物。这张长宽皆超半米的纸名叫:路引。

  上书李氏的姓名、出生年月。”

  “也没写什么重要的东西呀,”荣斌奇怪道:“这个妃子干嘛要贴身放着呢?”

  “我当时也觉得奇怪,但那位专家只笑不语,就是不肯细说。”

  “他那是不敢告诉你,”江山这会开口了:“这东西说到底属于迷信。”

  荣斌转脸看着江山:“你知道这是干嘛用的?”

  江山:“这玩意叫路引。”

  主编们:“我们已经知道了。”

  “那我就说点你们不知道的,”江山就不信了:“明朝期间曾有项规定:凡是要出远门的同志都要去衙门办通行证,这通行证就叫路引。”

  江海一点就通:“就是我们的介绍信呗。”

  江山点点头:“那個年代还有一种传说,只要带着路引下葬,就能确保黄泉路上一路畅通,没鬼打劫。”

  “噢,我明白了,”荣斌转念一想:“不对呀,这介绍信怎么只是妃子有,大王的呢?”

  “大王的在这呢?”江山拿起桌上的一张照片:“知道这叫什么吗?”

  “这是什么?”蔡文升看着照片,感觉这一样倒有点宝贝样了。

  只见照片上的棺板表面雕刻了七个圆孔,由金银线穿孔相连,呈北斗七星状。

  江山指点七星:“这个图形想必大家都认识吧?”

  “北斗七星阵。”

  熟读《射雕英雄传》的主编们,习惯用这一称呼。

  江海:“北斗七星和路引有什么关系?”

  曾亿:“对呀,这俩有什么关系?”

  “你们再看看这位穿龙袍的睡姿,”江山将两张照片放在了一块:

  “他其实扭得就是北斗七星的姿势,这可不是一般人想扭就能扭的。

  不进皇家的门,都甭想摆这个造型。”

  江海忽有一问:“怎么都和北斗星干上了?”

  “北斗星君又有鬼官一说,在棺木中摆放北斗七星。是生者在祈求星君能指引逝者归往极乐、一路太平,这些在史料上都有记载。”

  蔡文升:“史料上还有这些?”

  “不但有,写得比我说的还玄妙,其实这一习俗在古代的民间也都是寻常事,”江山道:“大家有没有听老一辈说过这样一句话:给自己留点垫背钱?”

  “听过呀。”

  “就是预防万一的意思。”

  “在新社会的确要预防万一,”江山笑了:“但在过去可不是,而是这个意思。”

  大家伙看着江山落指的地方:“又是北斗七星?”

  “北斗七星金银线只有皇室宗亲才能镶于棺板,普通人家多以铜钱排布成七星形状,这种搁在逝者身下的钱,就叫垫背钱,图得就是一后辈有钱的彩头。”

  “噢!”

  “原来是这个意思。”

  “听着还挺好玩的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bq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ddbq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